要将所有电影的教育性意义都否定吗?
这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好的电影和差的电影。家长如果没有看过某部 影,仅仅看电影的名字,是很难辨别好坏的。一些好的电影因此被埋没,家长也觉得没什么好电影可以选,所以就常常选择一些纪录片,比如自然、人文、历史方面的纪录片。还有一些家长可能会可以避免任何现当代
电影,因为这些电影很难像过去一样,兼具可看性与教育意义。这种选择电影的思路太过于狭隘,不利于让孩子接触到优质电影。
选择好电影的一种方式是,不要过多在意电影的载体和呈现方式,而是看电影想要传达什么理念。比如说,一家人困在一艘船上,要一起努力,
互相配合,才有可能摆脱困境。这其中可能是包括了一些让人害怕的场景,但也传达了一个家就是一个整体,一个命运共同体,应当相互协助这
样的理念。也就是说,当孩子看到大荧幕上的人类的某种行为的时候,他们大概率会以此为榜样照做。相反,如果电影里出现了不好的理念,比
如鼓励青少年叛逆(不是出于正当理由),那也会助长相对应的不良之风。还有一个前提就是,要在保持孩子拥有独立人格的基础上,选择电影。
选择电影时,还要熟悉电影的不同分类的字母。比如说G, M, F,在电影院里,一些级别的电影不允许某年龄段的人观看,所以电影院外亦然。当
然一些数码电影没有如此的等级划分。除此以外,您也可以上网查阅其他父母对某部电影的评论,可能与一般观影者的评论有所不同,因为视角
不一样,比如父母可以敏锐地观察到一些不适宜孩子观看的地方,亦或是对孩子有教育意义的地方。前者举例,比如穿着暴露,成人内容,非法
药物使用,或暴力镜头。
电影有很多类别可以探索,每个类别会刺激大脑不同的地方。幻想性非纪实的电影可能看起来和脚踏实地生活中的教育大相径庭,但事实却相反。幻想性电影可以激发观众创造性的思维,短暂性的跳脱出现实既定的设定。比如超人系列中的人物,每个人都有特殊的超自然能力。虽然我们
生来不能飞,但只要有一线可能,我们想要飞翔的梦想和渴望就一刻不会止息。也就是说,不是电影的载体、内容和呈现方式,而是电影带给观
众的感受,更为重要。即使一些电影没有获奖,但给孩子带来了灵感,激发了做某事的动力,或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埋下了某个伟大梦想的种子,就都是值得看的好电影。
在家定期安排时间组织电影之夜的活动,是一个和孩子共度亲子时光非常好的选择。买上爆米花去电影院看电影,在室外露天电影播放地点看电
影,甚至在家看电影,都是简单切实可行的做法。这是和孩子建立友谊的绝妙机会,电影作为沟通的桥梁和纽带,拉近了父母和孩子的距离,探
讨刚看过电影里发生的人和事,也会增进每个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。